姓名 | 專業 | 學號 | 導師 | 報告題目 | 報告時間 | 報告地點 |
張文靜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65 | 祝麗香 | 間作辣椒對土壤微環境及桔梗的影響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王曉婧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66 | 賀明榮 | 不同小麥品種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及其對氮素水平的響應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趙慶鑫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68 | 史春余 | 土壤氮鉀比對甘薯塊根產量形成的影響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王麗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69 | 王東 | 補灌時期對不同穗型小麥水分利用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張震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70 | 周勛波 | 種植方式和灌溉對冬小麥光能利用率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葉桂香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71 | 陳國慶 | 不同秸稈還田量下小麥—玉米周年農田N2O排放動態模擬研究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鄭賓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72 | 寧堂原 | 不同耕作與施肥方式對夏玉米光系統活性的影響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馬鑫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73 | 賀明榮 | 基于環境因子對冬小麥產量差分析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秦都林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76 | 孫學振 | 棉花秸稈還田和深松對鹽堿地棉田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陳健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77 | 萬勇善 | 滴灌施肥條件下花生水溶肥施用時期與施用量及其生產效益研究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許菁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78 | 韓惠芳 | 長期保護性耕作對麥—玉兩熟農田土壤碳氮儲量及固碳固氮潛力的影響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姚遠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79 | 李向東 | 花生、玉米不同間作方式對連作花生生理特性及產量品質的影響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黃潤東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80 | 董樹亭 | 減少葉源對根系功能及產量特性的影響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韓明明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81 | 王振林 | 氮肥運籌對秸稈還田條件下土壤肥力及冬小麥氮素利用的調控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鄭鳳霞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82 | 董樹亭 | 水氮互作對小麥氮素流向影響及調控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李文倩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83 | 王振林 | 水氮互作對小麥莖稈纖維素合成及抗倒性能的調控效應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何建寧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84 | 于振文 | 耕作方式對小麥根系生理特性和土壤有關酶活性的影響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宋文挺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85 | 王振林 | 氮密互作對土壤氮素轉化及冬小麥氮素利用的影響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路篤旭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86 | 劉鵬 | 夏玉米根系對葉片建成與功能的調控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董述鑫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2014110188 | 賀明榮 | 氮肥水平與種植密度互作對冬小麥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 11月12號下午2點 | 4號樓學術報告廳 |
責任編輯:yjs
供稿審核:
責任編輯:
終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