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山東省2022年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集中學習階段結業儀式在岱宗校區文理大樓學術報告廳舉行。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王成民,山東農業大學副校長林海出席活動并講話。
王成民代表省農業農村廳對山東農業大學開展的“頭雁”項目培育工作給予高度肯定,表示該項目創新培育模式,發揮產學研一體化優勢,組織了高水平的專題講座和針對性強的實踐教學,開展知名專家面對面、導師見面會、學員論壇、典型經驗分享、微沙龍等活動,精彩紛呈,推動了農業農村人才隊伍素質整體提升,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打造做出了“山農貢獻”和“山農作為”。他強調,“頭雁”是推動全省鄉村振興的參與者、推進者、中堅力量,省農業農村廳將為“頭雁”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培訓機會,并寄語全體學員,要學以致用,科學謀劃,引領和帶動當地產業提質增效,營造“頭雁”聯農帶農、興農富農的良好氛圍,為全省鄉村振興發展貢獻頭雁力量。
林海首先祝賀參訓學員完成“頭雁”項目階段性學習。他指出,學校作為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和全國首批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培育基地,精心打造項目實施方案,以需定供,精密組織,科學施教。以政治理論課程為引領,強化“頭雁”初心與使命;以政策法規課程為基礎,增強產業發展引領能力;以專業技能課程為主體,針對性提升“頭雁”專業素質;以實踐教學課程為補充,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系統培育,打造了一支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相適應,能夠引領一方、帶動一片的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頭雁”隊伍,今后學校將持續為“頭雁”發展提供跟蹤服務和幫扶指導,為我省鄉村產業振興聚能賦能,增添活力,增加動力。
授課教師代表崔丙群、學員代表董峰分別作了典型發言,“頭雁”全體學員為學校敬獻“名校名師精心培育,鄉村頭雁振翅高飛”的錦旗。
結業儀式前學校專門組織召開了“頭雁”項目工作座談會,對“頭雁”項目的方案設置、課程安排、實踐教學、幫扶指導等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和交流。座談會從多方位、多角度對頭雁項目進行了分析總結,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據悉,2022年6月,學校獲評全國首批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培育基地以來,學校高度重視,全力組織項目實施。“頭雁”項目采取“4個一”培育模式,即累計一個月集中授課、一學期線上學習、一系列考察互訪、兩名導師幫扶指導,對帶頭人開展為期1年的定制化、體驗式、孵化型培育。先后有42名校內專家和79位校外專家為培訓班授課,舉辦專題講座150場次,組織多形式的學員論壇、微沙龍40余場,在蘇州、濰坊、臨沂等地組織現場觀摩98次,圓滿完成該項目的線下集中學習階段培訓。下一步,學校將聚焦農業現代化發展,錨定鄉村產業人才發展需求,不斷探索完善“頭雁”培訓模式,多方協同、綜合施策、創新完善、跟蹤服務,努力打造鄉村振興人才培育的“山農模式”。
相關地市農業部門負責人,學校繼續教育學院負責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