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山東農業大學農業農村部非糧飼料資源高效利用重點實驗室(部省共建)建設推進會在文理大樓第二會議室舉辦。副校長林海出席活動,并為受聘為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譙仕彥教授頒發聘書。林海和譙仕彥共同為實驗室揭牌。
林海在致辭時簡要介紹我校農業農村部非糧飼料資源高效利用重點實驗室(部省共建)情況,對實驗室建設提出要求。他說,要集聚優勢科研攻關力量,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需求,重點圍繞非糧飼料資源領域實現一批關鍵技術、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突破。要注重產學研深入融合,做好基礎研究的同時,扎實開展應用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讓新技術、新產品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山東省乃至全國飼料資源高效利用貢獻力量。要在聯合攻關研究中進一步凝練優勢特色學科方向,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揚優勢、補短板,形成良好的干事創業氛圍,推動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
譙仕彥在發言時對山東農業大學在非糧飼料資源高效利用研究領域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他說,優質飼料資源短缺制約了我國畜牧業現代化進程,農業農村部非糧飼料資源高效利用重點實驗室(部省共建)的成立恰逢其時、十分必要,要根據我國非糧飼料資源情況、開發利用現狀,做好實驗室發展規劃,確定合適的研究方向,進行非糧飼料新品種選育、現有非糧飼料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豐富我國飼料資源,為我國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上,動物科技學院教師代表匯報了實驗室工作安排,圍繞實驗室建設思路、工作計劃、研究方向等談了想法和見解。
據了解,農業農村部非糧飼料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部省共建)針對我國非糧飼料資源豐富,但利用率較低,同時現代畜牧養殖業發展所需的優質飼料資源短缺的矛盾,采用多學科融合、產學研用協同和國際合作形式,開展非糧飼料資源應用基礎性、前沿性、實用性研究,創新共性關鍵技術,形成非糧飼料資源“質量評定-加工利用-轉化提高”全鏈條科學應用技術體系,實驗室建成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學科群理論與技術的研發高地、新飼料資源評價、開發與產業化應用平臺,為我國糧食安全及現代高效畜牧業發展提供保障。
科技處、動科學院主要負責人,動科學院教師代表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