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東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朱傳合團隊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和《Food Science & Nutrition》連續發表研究論文,在山楂果膠應用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
成果一:在期刊《Food Science & Nutrition》發表題為“Characterization of hawthorn pectin gained via different ethanol concentrations”的研究論文。朱傳合教授為通訊作者,研究生王昊宇、朱毅偉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針對山楂果膠工業化提取、制備困難,該研究優化工業化提取與純化技術,成功獲得不同應用特性及分子量的四種果膠(HP30、HP40、HP50和HP60),通過結構表征、理化特性及應用特性研究,證實了HP30和HP60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HP40、HP50具有較強的凝膠特性,相對于商業檸檬果膠和蘋果果膠,HP60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實現了特定應用特性果膠的定向制備,為果膠的工業生產奠定了理論基礎,為食品及醫藥等行業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成果二:在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發表題為“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b2+adsorption capacity of freeze-dried hawthorn pectin fractions by gradient ethanol precipitation”的研究論文。朱傳合教授為通訊作者,研究生李智信為論文的第一作者。
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導致重金屬(Pb2+)向環境中的釋放不斷增加。通過食物鏈在體內富集,造成嚴重危害。重金屬的去除和回收對環境保護、健康和資源再利用都具有重要意義。果膠材料可以從各種天然來源獲得,可以用作重金屬的多功能吸附劑。該研究以冷凍干燥的山楂中提取的果膠為原料,采用乙醇梯度沉淀法(20-60%)分離得到FHP20、FHP40和FHP60三個組分,并對其理化性質和對Pb2+的吸附性能進行了研究,探明了果膠吸附重金屬鉛的相關機理,為山楂果膠作為一種潛在的生物吸附劑提供了理論支撐。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3.125581
編 輯:萬 千
審 核:賈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