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楊龍教授團隊在Scientific Reports 上發表了題為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ed enrichment pathways and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Camellia sinensis的論文。
體細胞胚發生是一種刺激植物細胞全能性的模式,是植物繁殖最有效的形態發生途徑。體細胞胚發生因穩定、高效的植物再生體系和理想的遺傳轉化受體體系受到廣泛應用。
茶樹由于其自身特性的限制,高頻、穩定的體細胞胚系統仍未建立,也因此極大的限制了其遺傳研究和育種進程。在這項研究中,采用轉錄組來闡明茶樹體細胞胚間接發生中的基因表達調控機制。IS_PS、ES_IS和ES_PS階段的的DEGs數量分別為109、2848和1697。富集分析表明,碳水化合物代謝過程在ES_IS階段顯著富集,在體細胞胚生成中起到關鍵作用,而光系統Ⅰ中光捕獲的增強可以為碳水化合物提供物質基礎。途徑分析表明,IS_PS過程中富集的途徑遠少于ES_IS或ES_PS,ES_IS或ES_PS階段DEGs的光合作用和光合作用天線蛋白途徑顯著富集和上調。茶樹體細胞胚發生中關鍵的光合作用與光合作用天線蛋白途徑和Lhcb1基因被發現。這些結果對闡明茶樹體細胞胚胎發生的機制和茶樹育種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山東農業大學植保學院22級碩士研究生李浩真與列日大學博士生吳輝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楊龍教授和園藝學院向勤锃老師為論文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了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和山東省良種工程 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3-43355-9
編 輯:萬 千
審 核:賈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