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山東農業大學舉行“萬名學子聯萬村,我為家鄉做貢獻”大調研成果發布暨總結表彰會,發布《山東省鄉村振興調研報告》和鄉村振興驛站APP,表彰大調研工作先優典型,現場同時啟動2023全國重點新聞媒體山東高校調研行活動。
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委員、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仲紅波,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宋民,共青團山東省委副書記張超,山東廣播電視臺黨委副書記張衛華,建設銀行山東省分行副行長范傳東,農業銀行山東省分行副行長邵靜河,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總經理贠瑞虎、青島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姜劍超等領導嘉賓出席成果發布會。
山東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徐劍波出席發布會并致辭,向參加2023全國重點新聞媒體山東高校調研的媒體代表授旗。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主持發布會。
徐劍波在致辭中介紹了學校開展“萬名學子聯萬村,我為家鄉做貢獻”大調研活動基本情況和取得成果,感謝省教育廳、團省委、省農業農村廳、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山東廣播電視臺等單位對大調研的大力支持。他說,本次大調研實現了對山東省內行政村的全覆蓋,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強化了師生愛農情懷,提升了興農本領,完成了階段性任務,開啟了學校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造“齊魯樣板”,服務農業強國建設的新局面。徐劍波表示,下一步,山東農業大學將深入總結經驗、發揚優勢,持續加大服務力度,按照產業分類組建專家工作群為鄉村發展解難題,深化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立聯系服務基地、搭建科技服務平臺,逐步構建全省鄉村發展的動態數據庫,為加快農業強省建設提供全面、詳細的數據支撐,進一步推動大調研走深走實,努力將其打造成為我省省屬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靚麗品牌。希望與各參與單位攜起手來,在與國家行動同頻共振中,在落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火熱實踐中,共同努力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仲紅波代表省教育廳向參與大調研的農大學子表示熱烈祝賀,向把課堂和科技帶到田間地頭的農大教師表示崇高敬意。他說,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農大師生以打頭陣、當尖兵的擔當,扎實邁出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一流農業大學的第一步。大調研為我省加快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數據支撐,為我省鄉村振興搭建了長效服務機制。仲紅波勉勵大家繼續發揚“自找苦吃”的精氣神,秉持“登高必自”校訓,把鄉村田野、生產一線當做廣闊課堂,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用汗水在祖國大地書寫使命擔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仲紅波希望山東農業大學深入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提升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和貢獻力,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深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宋民在成果發布會上表示,山東農大師生大調研為我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推進農業強省建設提供了決策依據。他指出,山東農業大學是培養農業農村人才的搖籃,是支撐農業科技進步、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希望學校深入推進“萬名學生聯萬村,我為家鄉做貢獻”大調研,發動更多的農大師生深入農村基層調研實踐,廣泛宣傳好、運用好調研成果,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業強省建設,引領更多的農大師生成為“一懂兩愛”的農業農村人才。
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總經理贠瑞虎致辭中表示,山東農業大學作為省屬高校的優秀代表,在農業強國、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等重大戰略部署上扛起了時代重任,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交出精彩答卷。希望參與此次活動的媒體利用豐富的素材案例,深入調研采訪,充分發掘和報道我省教育事業的發展成就及內涵特色。
冷暢儉在主持發布會時表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更多農大智慧、農大方案是山東農大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次大調研是山東農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建設一流農業大學的具體實踐,是把科技、人才、技術與鄉村農業生產實際需求進行無縫銜接的一次生動探索,也是全國唯一一個涉農高校對一個省全部行政村進行全覆蓋地毯式調研的先行者。下一步,學校將持續鞏固拓展固化大調研經驗成果,推動“萬名學子聯萬村,我為家鄉做貢獻”大調研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努力將大調研打造成人才培養的新渠道、科技創新的新平臺、成果轉化的新路徑、服務鄉村振興的新品牌,努力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活動現場,山東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周玉璽教授發布了“萬名學子聯萬村,我為家鄉做貢獻”大調研成果《山東省鄉村振興調研報告》。該報告分為一個總報告,五個分報告和一個指數報告,基于調研收集的全省5.5萬余個行政村、6.2萬余個農戶、1567個家庭農場、2261個合作社、679個農業企業的基礎信息數據,涵蓋了鄉村振興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充分反映了山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基本情況、取得成績、存在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可落地操作的政策建議。
山東農業大學農業大數據中心副主任張亮教授介紹鄉村振興驛站管理和APP建設有關情況。與會領導共同發布山東農業大學開發的鄉村振興驛站APP,并為全省16地市32個鄉村振興驛站代表進行授牌。根據《鄉村振興驛站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基于對5,5077個行政村調研數據綜合分析研判遴選,決定首批設立1003個鄉村振興驛站。鄉村振興驛站將集聚山東農大、建設銀行山東分行、農業銀行山東分行和山東廣播電視臺等四方優勢,深入開展成果轉化、技術推廣、人才培養、信息和金融服務,全面服務地方產業發展。
東營市委農辦、東營市現代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黨總支書記、主任劉志強,濟南市長清區區委副書記董澤勇,德州市陵城區義渡口鎮黨委書記孫麗蘋,泰安市寧陽縣泗店鎮羅河廠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曹玉華作為地方代表分別發言,共同研討大調研工作,希望今后與山東農業大學等單位進一步互通有無、深化合作,推動鄉村振興不斷向多領域、深層次、立體式拓展。
此次大調研中,共評選出優秀調研小組111支、優秀指導教師242人、優秀個人416人和優秀調查報告163篇,會上對大調研工作先優典型代表進行了表彰。大調研教師代表、經濟管理學院崔丙群,學生代表、資源與環境學院陳宇昂分別發言,分享了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研的心得體會。
新華社、人民網、大眾日報、山東電視臺、泰安日報等中央、省級和地市50余家媒體記者,山東省16地市的市、縣區、鎮、村負責人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團省委、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有關部門、處室負責同志。全體在家校領導、黨委常委,各單位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來校期間,各級媒體記者還將與學校相關單位和部門對接,圍繞我校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人才培養和國際化辦學、科產教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建設等方面情況進行深入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