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我校召開小麥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會議。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韓斌院士、陳劍平院士、張洪程院士、種康院士、李培武院士、王道文教授、姜東教授、倪中福教授應邀蒞臨學校咨詢和指導。山東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山東省科學技術廳農村科技處二級調研員楊書平,山東農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勇,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基礎研究處副處長楊丹出席會議。
冷暢儉代表學校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各位專家長期以來對山東農大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歷程和科技工作情況以及實驗室重組以來的建設進展情況。他表示,此次會議的召開,將為實驗室在研究方向、目標任務、人才隊伍建設、國際合作等提供咨詢和指導,助力實驗室的快速發展。希望在專家們的指導下,在省科技廳的領導下,協同省農科院和北大現代農業研究院共同建設好小麥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為學校沖刺“十四五”,攻堅“雙一流”注入強勁動力。學校一定會為實驗室“擔國家責,做國家事”做好全方位的服務保障工作。
學術委員會充分肯定了實驗室的工作,對實驗室重組以來的定位、目標任務、研究方向、交流合作等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專家們表示,實驗室要以重組為契機,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加大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共享、促進協同發展;要圍繞核心建設目標,打破單位界限,組建研究團隊,力爭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要圍繞產業鏈發展需要,開展多學科聯合攻關,努力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要提高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國家糧食安全和不同區域小麥育種積極建言獻策、提供支持服務。
實驗室主任張憲省教授詳細匯報了實驗室重組以來的建設及工作進展情況。鄧興旺、曹新有、孔令讓、王永紅、付道林、劉樹兵、李根英、陳時盛、高欣、陳苑等學術骨干分別匯報了小麥研究的課題進展。
據了解,實驗室自重組以來,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平臺建設、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主持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及課題1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5項、省部級重大(點)研究課題及橫向課題共32項,審定小麥新品種20個,授權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38項,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國內外知名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12篇,其中SCI收錄102篇。組織開展泰山論“麥”學術論壇,邀請李家洋院士、賈繼增研究員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實驗室作學術報告。
學校辦公室、科技處、發展規劃處、人事處、實驗室設備與管理中心有關負責同志,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和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的實驗室學術骨干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