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來到泮河校區,以“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題,為農學院本科生講授思政課。
冷暢儉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農業的重要決策部署,立足學校實際和農業前沿,從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意義、農業強國的內涵特征和農業強國建設的重點任務三個方面為廣大學生做了全面深入的講解,引導同學們深刻理解農業的基礎性作用,深刻認識服務保障食物安全的責任,努力成長為知農愛農、強農興農的高素質人才。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冷暢儉在授課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中系統闡釋了建設農業強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新時代“三農”工作舉旗定向、領航掌舵,具有極強的理論性、時代性、指導性。同學們理解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重要意義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系統地把握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牢牢樹立為服務鄉村振興、推進農業強國建設奮斗終身的理想信念。
在講到農業強國的內涵特征時,冷暢儉說,農業強國是世界范圍的、具有普遍認同性的概念,但我們建設的農業強國,既有一般現代化農業強國的五大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冷暢儉通過生動豐富的案例、準確詳細的數據,向同學們介紹了農業強國建設的重點任務和近年來學校弘揚“十年磨劍”品質,在國家種業振興、保障糧食安全、豐富國民食物來源、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貢獻。“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飯碗是最重要的中國特色體現,而我們農學院的學生更應成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主力軍。”冷暢儉引導同學們要扎實學業、勇于擔當,在推動農業科技創新上不斷取得新突破的同時,爭當農耕文明的學習者、傳承者和推動者。
授課期間,冷暢儉與青年學生開展互動交流,他說,當今時代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機遇與挑戰并存,青年當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先鋒力量。希望同學們結合“萬名學子聯萬村,我為家鄉做貢獻”大調研活動等,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
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廣松,學校辦公室、黨委宣傳部、農學院有關負責同志和師生代表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