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資源與環境學院解志紅教授團隊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發表了題為“Mitigating microplastic stress on peanuts: The role of biochar-based synthetic community in the preservation of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bial diversity”的研究論文。山東農業大學為完成該論文的第一單位,碩士研究生于宏和博士研究生蒲子天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解志紅教授和王丹丹老師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
微塑料(MPs)作為一種新興環境污染物,進入農田土壤環境并大量堆積會對農田土壤系統及作物正常生長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輪胎磨損碎屑(RC)被定義為新的微塑料,隨著農田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汽車普及,大量RC通過雨水進入農田系統,對作物生長產生了一定影響。
根際促生菌(PGPR)是一類生活在土壤或附生于植物根系的一類可促進植物生長,并能有效抑制有害生物。生物炭和根際促生菌在環境污染治理領域應用廣泛,但關于微生物復合菌劑與生物炭對增強植物抵抗微塑料脅迫的影響及其機制目前報道較少。
本研究通過篩選多功能花生根際促生菌并制備成復合菌劑,將其與生物炭復配成生物炭基微生物菌劑,通過盆栽實驗研究生物炭基微生物菌劑在不同濃度RC-MPs脅迫下,對花生生長、土壤理化性質、根際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本研究發現添加生物炭基微生物菌劑處理后可顯著提高了不同濃度RC-MPs脅迫下花生的生物量、根系活力、根瘤數、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土壤酶活性和根際細菌相對豐度。本研究證明了生物炭基微生物菌劑可以減輕RC-MPs對花生的毒性作用,并維持土壤微生物功能,為土壤污染的修復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奠定了科學基礎。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c/1j3dZB8cd0MyM
編 輯:萬 千
審 核:賈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