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農融媒7月25日訊 7月24日,山東農業大學與中國農業大學舉行作物學學科與更高水平“齊魯糧倉”建設研討會,簽署對口幫扶協議,揭牌啟動山東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齊魯糧倉”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山東省政府副省長鄧云鋒出席會議并講話,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中國農業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其信,山東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徐劍波出席會議并致辭。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主持會議。
鄧云鋒在講話中指出,高等教育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在教育強國建設的新征程中發揮著“龍頭”引領作用。山東是人口大省、經濟大省,同時也是農業大省、教育大省,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等教育事業發展,2023 年啟動實施一流學科建設“811”項目,集中資源、集中力量全方位支持省屬重點高校發展,其中給予山東農業大學作物學學科最優先支持。他強調,中國農業大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實力強勁、特色鮮明,對口幫扶山東農業大學,這是推動山東省省屬高校實現“雙一流”建設突破、賦能山東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山東農業大學要積極向中國農業大學學習先進做法和寶貴經驗,苦練內功、提升內涵,持續做大做強學科核心要素,以敢于擔當、敢于爭先的勇氣和魄力,奮力挺進第三輪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鄧云鋒表示,山東省委、省政府將全力支持對口幫扶工作,省直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各負其責、通力協作,推動形成支撐山東農業大學“雙一流”建設,服務更高水平“齊魯糧倉”建設的工作合力,共同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孫其信在致辭時表示,剛剛閉幕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做了深化改革的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這充分表明黨中央對教育、科技、人才在現代化建設中戰略地位的高度認識。根據教育部和山東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今天兩校簽署對口幫扶協議,這是加快農業教育科技整體提升、加快建設農業教育強國、加快建設農業科技強國,最終實現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制度性重大戰略機遇。他強調,中國作為人口大國,糧食安全是黨中央關注的重大國家戰略問題,作物學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兩校要以作物學一流學科建設為契機,加快合作,建成國內一流作物學科,將服務國家糧食安全作為建設一流作物學科的重大使命和優先方向。要協作推進“齊魯糧倉”戰略研究和技術支撐,以更高水平科技創新支撐齊魯糧倉建設,取得更大成果。要將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作為雙方合作著力點和落腳點,開展人才培養合作,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大人才交流,提升山東農業大學辦學水平,為建設教育、科技、人才和農業強國作出貢獻。
徐劍波代表山東農業大學向長期以來給予學校關心支持的各級領導表示感謝,向中國農業大學給予學校的大力幫扶表示誠摯敬意。他表示,雙方簽署幫扶協議并成立研究中心,既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落實教育部對口幫扶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的重要舉措。這為山東農大加快高質量發展、爭創國家一流學科增添強有力的“中農動能”,也為中國農大在山東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提供了服務平臺。徐劍波指出,學校將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上級部門的有關要求,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充分發揮優勢,全力以赴建好“齊魯糧倉”發展戰略研究中心,開展科研大聯合、大攻關,攻堅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提出一批建設性的資政建議,不斷強化教育對新質生產力的支撐作用,推動實現糧食增產提質,推動兩校更多成果在山東落地轉化、開花結果,用高水平農業科技創新夯實“齊魯糧倉”底板。
冷暢儉主持會議時感謝山東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感謝中國農業大學領導專家的指導幫助,表示學校將提站位、把方向、抓重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落實各項任務。他說,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中國農業大學對口幫扶下,山東農業大學一定能夠加快推進一流農業大學建設,助推山東高等教育事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會上,徐劍波為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農業科技戰略研究院院長高旺盛頒發山東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齊魯糧倉”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聘書。高旺盛教授作發展戰略主旨報告,從宏觀農業與發展戰略規劃、農業科技政策等方面出發,深入分析作物學學科發展趨勢和“齊魯糧倉”建設的戰略意義并提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
省政府副秘書長劉斯杰,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剛、省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王寶立、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劉玉亮、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劉振杰出席活動。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田見暉以及有關部門、農學院負責同志,山東農業大學全體在家校領導、黨委常委,各有關部門、農學院負責同志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