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一屆淮海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徐州召開。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徐志祥教授主持的《農產品中農獸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研發與應用》和植物保護學院劉會香教授參與的《楊樹重大新型病害-細菌潰瘍病(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的檢測及綜合控制關鍵技術》獲淮海科學技術一等獎。
《農產品中農獸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針對我國農獸藥殘留檢測存在快速檢測技術較少、精準度不高等痛點,歷時15年,制備出高效吸附劑,研制了有機磷專用分子印跡固相萃取柱產品,研發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精準快速檢測技術和標準分析方法;研制出性能優良的親水性仿生抗體,研發了高靈敏的仿生免疫分析新方法,提出了基于化學反應與生化反應協同性體系的仿生免疫理論;研發出高性能的信號增敏材料,創建了傳感分析新方法,引領我國快速技術的發展。項目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6件、國際發明專利1件;發表SCI論文51篇;副主編規劃教材2部;制定企業標準1項;培訓技術人員80101人次。技術成果在山東龍大美食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內多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轉化應用,累計新增直接銷售收入8040.22萬元,產生了顯著經濟效益和重大社會效益。
《楊樹重大新型病害-細菌潰瘍病(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的檢測及綜合控制關鍵技術》項目牽頭單位是菏澤市林業技術服務中心。該項目應用現代森林病理學研究技術和方法,國際上首次報道了楊樹新型細菌性潰瘍病,明確了病害的癥狀和分類地位,建立了適用于田間和基層森防站用的快速、簡便、靈敏的檢測技術,研制了基于病菌弱毒菌株的蛋白誘抗劑,研究和集成了以抗病樹種選擇、栽植模式構建和生物源農藥噴施為一體的病害綠色綜合防治新技術體系,實現了對病害的快速檢測和綠色防控,有效解決了生產中的難題。
據了解,淮海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設立的全國性社會力量科學技術獎,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十一屆淮海科學技術獎共授獎131項,其中一等獎19項、二等獎51項、三等獎61項。
編 輯:陳 芳
審 核:賈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