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農融媒8月6日訊 8月5日,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工商聯主席王隨蓮一行來校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山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以下簡稱鄉村振興促進“一法一條例”)實施情況執法檢查。省人大執法檢查組組長,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佘春明等陪同調研。山東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徐劍波,泰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程遠軍參加活動。
王隨蓮一行調研了小麥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番茄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團隊實驗室、小麥遺傳改良及基因組學團隊實驗室、果樹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團隊實驗室和冷凍電鏡中心,與科研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對學校在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落地轉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給予充分肯定。王隨蓮表示,近年來,山東農業大學以一流學科建設為核心,主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深挖重點學科內涵特色,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在服務農業強省建設,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王隨蓮強調,鄉村振興促進“一法一條例”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重要論述的法治實踐,是全面推動實施五大振興的法治保障。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會“一法一條例”的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切實增強服務鄉村振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突出重點關鍵,堅決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在農業科技賦能上下功夫,強化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讓更多創新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真正轉化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強大動力。要發揮高校綜合優勢,構筑現代農業領域人才集聚高地,主動對接鄉村振興需求,研發和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科技保障,為更高水平“齊魯糧倉”建設作出新貢獻。
徐劍波簡要介紹了學校服務鄉村振興的創新舉措及“沖一流”建設情況。他說,近年來,山東農大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布局,著力攻關農業發展“卡脖子”難題,持續產出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用高水平農業科技創新夯實“齊魯糧倉”底板。組織開展“萬名學子聯萬村,我為家鄉做貢獻”大調研社會實踐活動,全力推進鄉村振興驛站建設,做實做優一系列科技興農服務平臺,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與智力支持。徐劍波表示,學校堅決擔起服務鄉村振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使命與時代責任,立足“三農”工作新形勢和新任務,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努力產出更多具有創新引領性的高水平成果,持續探索服務鄉村振興的有效模式,以更堅定的信念、更務實的行動,持續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宏偉目標貢獻山農智慧和力量。
省人大執法檢查組全體成員,泰安市人大常委會、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