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大眾日報》以《聚力人才強校戰略 造就高水平師資隊伍:山東農大“一人一策”打造人才高峰》為題刊發文章,詳細介紹學校高層次人才引育工作,稱贊山東農大在“雙一流”建設中堅持培養與引進并行,為人才成長打造過硬環境,已經成為聚集優秀人才的強大“磁場”。
全文如下:
聚力人才強校戰略 造就高水平師資隊伍
山東農大“一人一策”打造人才高峰
記者 王桂利 通訊員 郭翠華
日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盧從明教授正式與山東農業大學簽約,成為山農大招來的又一只“金鳳凰”?!吧綎|農大干事創業的氛圍濃厚,對人才也很重視,在組建團隊、經費支持、實驗室配備等方面為我們提供了良好條件,讓我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教學科研中。”盧從明動情地說。
和盧從明一樣,僅在2017年就有國家杰青、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海外優秀博士等27名高層次人才“落戶”山東農大。不單單如此,該校人才隊伍建設同樣捷報頻傳,郝玉金、張彥教授等10余名教師入選國家杰青、長江學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泰山學者特聘專家等,成為聚集優秀人才的強大“磁場”。
學校黨委書記徐劍波說:“小城市里辦大學,人才是關鍵。學校緊抓‘雙一流’建設機遇,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堅持培養與引進并行,制定并實施了人才引進、教師培養方面的系列辦法,‘一人一策’讓每位教師都能找到發展平臺,最大限度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人人爭先恐后努力奮斗的局面,相信學校定能實現新跨越?!?/FONT>
自2016年起,該校拿出專項經費,把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納入有關部門、各學院年度考核重要內容,鼓勵各學院“量體裁衣”瞄準國內外優秀人才,一事一議提供科研、生活條件,用“真情”和“真金”把他們請進來。
也是在這一年,該校的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張彥教授得到了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實現了山東農大此項目的又一次突破。山東農大就是通過“一人一策”的辦法,把當時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植物基因表達中心做博士后的張彥“挖”過來的。
在泰安這座相對不大的城市里辦學,如何留得住人才?山東農大使出了“大招”:為他們提供一對一的貼心服務,讓他們人人得到發展,在學校找到歸宿感。
“學校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國內外先進的科研條件,讓他們住有所居,幫他們安排配偶工作、子女上學、體檢等。校領導與高層次人才建立一對一聯系,經常面對面溝通交流,及時幫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我們也經常和上級有關部門聯系,了解省里在高層次人才方面的政策,主動推薦給老師讓他們申報。”該校人事處處長周長新高興地說,學?,F有國家杰青、長江學者近10人,泰山學者近40人,近幾年幾乎沒有出現人才流失的現象。
如今,山東農大的高層次人才也向學校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張憲省團隊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激素調控植物干細胞活動的分子機理,這一成果可以從源頭去馴化和改造各種農作物、林木、果木以及花卉,推進農業的智能化生產、工廠化生產;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付道林團隊在太谷核不育小麥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克隆了太谷核小麥雄性不育基因,并對其機理進行了探討,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的子刊《自然通訊》上;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陳學森教授主持完成的“核果類果樹新品種選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田紀春教授主持完成的“多抗廣適高產穩產小麥新品種山農20及其選育技術”成果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