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山東省高校首屆國際青年學者泰山論壇農學分論壇報告會
時間:10月13日14:30
地點:國家重點實驗室一樓學術報告廳
1、Molecular markers, genomic map & MAS in wheat
報告人:崔法博士
報告人簡介:崔法,1982年生,山東菏澤人,2011年獲山東農業大學農學博士學位,2011至2016年在中科院遺傳所工作;現魯東大學工作,擔任農學院院長助理,麥類分子育種團隊負責人。主要從事小麥基因組及分子育種研究,目前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Theor Appl Genetics、Molecular Breeding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5篇,他引200余次。2012年博士論文獲山東省省級優秀博士論文;2016年入選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2017年獲山東省屬高校優青項目資助,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
2、Molecular basis of flowering control in temperate grasses。
報告人:秦正睿博士
報告人簡介:秦正睿,1985年5月出生,籍貫河北,于2016年獲得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2016年至今在浙江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主要從事麥類作物抽穗期分子調控機理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篇,他引9次;在Molecular Plant上發表1篇,他引1次;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共同第一作者)發表1篇,他引4次;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發表1篇,他引22次。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以及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一等資助項目。植物學權威雜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審稿人。
3.大豆種子的馴化
報告人:孫連軍博士
報告人簡介:孫連軍,1978年8月出生,山東昌邑人,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 2010年獲得中國農業大學農學博士學位,2010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工作,2011年去美國普渡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主要從事水稻、高粱、大豆遺傳學和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內容涉及作物種子發育的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和機制解析,優良遺傳資源的利用等方面,以第一作者或同等貢獻第一作者發表在Nature Genetics, Nature Plants, 等雜志SCI論文6篇,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獲得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資助,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自然基金面上項目,中國農業大學青年創新項目等,目前主要致力于大豆產量、抗病等重要農藝性狀解析,優異基因和機制的發掘與利用。
4、Multi-omics analyses reveal the genetic basis and breeding selection of tomato metabolome
報告人:祝光濤博士
報告人簡介:祝光濤,1986年12月出生,山東青州人,2015年獲得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學專業博士學位,2015年至2018年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基因組所從事博士后研究,現在云南師范大學從事馬鈴薯基因組學與遺傳育種。近5年來,其利用基因組學的方法研究番茄群體的變異和馴化歷史,并探究番茄風味、營養物質的遺傳調控機理;以第一作者分別在《Cell》《Science》和《Nature Genetics》雜志上發表3篇重要文章,兩篇為封面文章,總影響因子高達95,引用次數超過20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