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資源與環境學院王軍教授研究團隊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等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刊物發表研究論文,研究成果證實了多個鄰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的生態毒性效應。
酞酸酯又稱為鄰苯二甲酸酯(PAEs),在工業生產中主要作為塑化劑被廣泛應用于塑料、樹脂和橡膠類制品中。由于酞酸酯并未聚合到塑料的基質中,而是通過氫鍵或范德華力相連,從而導致PAEs 容易從塑料中逸散,造成環境污染。目前,在大氣、土壤、沉積物、水體、生物體等環境載體中普遍檢測到了PAEs 的存在。但PAEs的系列環境毒性效應及生態風險尚未被完全揭示。因此,團隊采用典型土壤動物蚯蚓(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3,331:117321.)、水生生物斑馬魚(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3,858:160109.)、作物小麥(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3,447:130816.)以及土壤微生物(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3,404:136928.)為受試靶標,全面評價了系列典型酞酸酯可能帶來的潛在生態風險。
大量研究結果表明,PAEs脅迫能夠導致多物種氧化應激,造成氧化應激型遺傳毒性效應,并且研究給予了分子水平的分子對接佐證。而在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方面,發現PAEs能夠驅動土壤中有機碳的動態變化,抑制碳固定,促進碳降解和甲烷生成過程。系列研究成果能夠為PAEs的環境安全評估提供理論依據,同時為環境基準的制定提供了支撐。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泰山學者項目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3.136928;
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3.130816;
https://doi.org/10.1016/j.jenvman.2023.117321;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2.160109.
編 輯:萬 千
審 核:賈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