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第三十九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信出席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的各位老師,代表黨中央,向他們和全國廣大教師及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誠摯的祝福。
全校教師通過各種方式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致信后,倍感溫暖、信心滿懷。大家紛紛表示,一定不負總書記囑托,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才。
黨委書記徐劍波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致全國優秀教師代表的信,全面完整闡述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義,對教育和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更高要求。學校黨委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打好教師隊伍建設“引、育、用、留、愛”的組合拳,在攻堅“十四五”、決勝“沖一流”的進程中,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團結帶領全校廣大教師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堅定信念,永葆初心,胸懷“國之大者”,擔當使命任務,在教書育人的三尺講臺上、在潛心科研的創新平臺上、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中施展抱負、建功立業,以“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實際行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表示,從習近平總書記致全國優秀教師代表的信中,深刻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全國教師的關懷與尊崇。學校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引領廣大教師勇擔立德樹人、強農興農光榮使命,以精耕細作的勁頭種好人才培養的責任田,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要把培育和弘揚“教育家精神”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融入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全過程,找準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職責定位,通過實施人才筑峰、杰出青年人才培養、青年教師成長計劃等專項工程,著力構建人才“雁陣”格局,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在建設一流農業大學新征程中沖鋒在前、再立新功。
農學院院長張吉旺表示,在全校上下攻堅“十四五”、決戰“雙一流”的關鍵時期,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優秀教師代表的致信精神為遵循,堅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努力做“經師”和“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堅守三尺講臺,自信自強、踔厲奮發,努力用“強農夢”和“強國夢”點燃每一名新農科學生的“成才夢”,培養造就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為推進一流農業大學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農學院青年教師王宏偉表示,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我和我的團隊將秉承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緊密結合小麥研究實際,圍繞國家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戰略、糧食整建制大面積單產提升和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工程,不斷強化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服務國家需求,培養更多高層次的農業科技人才,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林學院青年教師張子胥表示,總書記的指示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奮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磅礴動力。當今時代是一個知識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所面對的是一批接受信息更多,思想更為活躍的一代學生,教育對象的新特點對青年教師提出了更新的挑戰。面對新時代的學生,需要我們青年教師不斷探索工作的新途徑,不斷創新的工作方法,以學生為主體,與學生的思想俱進,與學生的需求俱進,與學生的發展俱進,努力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園藝學院教師陳學森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致信讓我深刻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教師的關懷與期待,作為41年教齡、30年黨齡的老黨員,我會帶領團隊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站穩三尺講臺,加強科技創新;做好“傳幫帶”,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和創新團隊建設,確保果樹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方向后繼有人;堅持將科研成果轉化為農民持續增收和鄉村振興,滿足14億中國人優質水果的周年供應需求,助力健康中國!以實際行動、更多優質的成果踐行教育家精神,為打贏種業翻身仗做出積極貢獻,把最好的文章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寫在希望的田野上!
教務處副處長、動物科技學院教師趙鵬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致信是給我們最好的教師節禮物,總書記提出的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為我指明了奮斗方向、夯實了思想根基。在學校奮力沖擊“雙一流”和建設一流農業大學的關鍵時期,我一定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斷探索科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新智慧、新模式,引領學生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展身手,更好地擔負起強農興農重大使命,努力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動物科技學院輔導員潘廣臣表示,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我倍感振奮與鼓舞。作為高校一名輔導員,我將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堅定“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志向抱負,持續練就過硬本領,發揮自身特長,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和青年群眾的引路人。接下來將持續發揮校企合作平臺在培養新時代畜牧獸醫人才方面的促進作用,引領青年學生胸懷“國之大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青春力量,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青年教師張宏建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致信,讓我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全國教師的關懷與關愛,備受鼓舞、倍感振奮。作為一名青年教師,要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帶領廣大農機學子扛起“新時代新農人”的使命和擔當,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發揚“自找苦吃”的精神,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扎根基層做文章,用雙手解決生產難題,用腳步丈量廣袤田野,用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為培養農業工程創新人才、為推動我國農機事業發展、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教育力量。
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輔導員尹玖龍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致信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備受鼓舞,催人奮進,是黨和國家送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最好的教師節禮物。身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深感責任重大,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強化思想引領、做學生思想的領路者,秉承學生成長無小事,溫暖學生,照亮學生,立足于實際,用心科學施策,引導學生主動把美好青春融入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中,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中貢獻青春力量。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張仁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給廣大教師及教育工作者的回信內容讓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作為一名在食品學科戰線上工作了22年的教師,我將堅決貫徹落實回信精神,做到身正為師、德高為范,努力提高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水平,培養學生樹立大食物觀,帶領學生在學好課堂知識的基礎上,深入生產一線,利用產研院和科技小院等創新平臺,服務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及附加值,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健康中國及黃河流域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團委書記李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信傳遞出的是對全國優秀教師代表的認可和支持,體現出總書記對于教育事業的關懷。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輔導員,我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以教育家為榜樣,弘揚教育家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同時立足本職崗位,增強培養學生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使命的自覺性、主動性,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理想信念,圍繞學生出彩成長的每一個關鍵時期,精心關照、傾心培養、悉心呵護,真情陪伴學生共同走過淬煉“大我青春”的“芳華”歲月。
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高崢表示,作為農業院校的一名教師,我會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帶領學生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黨和國家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敢于創新、敢于擔當、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知農愛農的新時代青年,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生命科學學院教師張世忠表示,總書記的致信,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堅定的方向。作為農業大學的教師,作為一名基層中國共產黨員,當“學而為人、行為世范”,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培養知農愛農的時代新人上,與學生們一起,用所學的知識實現自身價值,將理想抱負融入新時代、建設新農村。同時,將生物技術專業知識與“向農民學習”結合,實現農業技術本土化,推動知識扎根農村,推進鄉村振興。
公共管理學院青年教師杜生一表示,總書記的致信指出了教育家和優秀教師在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作為一名高校法學教師我深感振奮、備受鼓舞,也深知自己肩負培養新時代合格法律人才的重任。我將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武裝作為開展法學理論研究創新的航標,豐富自身的法治精神素養。在三尺講臺上,教育新時代的青年法律學子德法兼修,做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實踐者,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領而且有擔當的新時代合格的法治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公共管理學院輔導員劉文政表示,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我深受鼓舞,同時也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成為一名合格的輔導員,要扎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要深入開展日常行為管理工作,努力成為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我將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履職踐行的強大動力,傳承山農品質,為黨和國家培養“知農愛農、強農興農”的專業人才。我將繼續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在教師這個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上不斷成長。
水土學院院長劉傳孝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強國建設的高度重視和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殷切期望。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賡續紅色基因,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扎根齊魯大地,扛起強農興農責任擔當,圍繞“一流學科創建”和“一流人才培養”兩大主題,加強學院內涵式發展,推進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把教學科研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為國家培養更多知農愛農、強農興農的新型農業人才,為學?!半p一流”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加出彩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