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農業大學劉福勝教授團隊研發的“生態工程防護一體化關鍵技術”成功入選水利部《2023年度水利先進實用技術重點推廣指導目錄》。張坤強高級實驗師作為核心成員參與了關鍵技術的研發、推廣及申報工作。
生態工程防護一體化關鍵技術主要包括性能優良的抗凍植被混凝土配合比技術、高效成熟的降堿技術及植生技術。以一定厚度的抗凍植被混凝土為骨架,混凝土板上層覆蓋土層,鋪設草皮,根系穿過混凝土板,扎入下層土壤,使植被、混凝土板及下層土連為整體,從而起到固土護坡的作用。該技術在空間上以正常蓄水位為界,水上部分由抗凍植被混凝土層及植被層組成岸坡基本防護,水下部分由鋼絲繩網兜拋石組成基礎護底,構成混凝土、生態植被、坡腳護底、水體及魚蝦組成的立體生態體系,既具備混凝土漿砌石邊坡安全防護,又具備植被護坡的生態綠色效果。
大汶河流域生態護坡工程
山東農業大學聯合山東沂沭河水利工程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在沂沭河流域開展科研合作與工程推廣應用,建立生態護坡工程項目多處,累計推廣面積5萬余平方米。該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獲淮委科學技術獎,第二屆生態混凝土創新設計應用大賽二等獎,其主要性能指標有:抗壓強度10MPa,透水系數22mm/s,抗凍性能F200,抗側向水流沖刷流速2m/s。
沭河入河口湯河生態工程
該技術適用于河道、湖泊、渠道及水庫邊坡護坡;公路、橋梁及城市綠化邊坡護砌等工程。規模化應用后可為生態水利及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實現較大的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
項目研究得到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山東省省級水利重點科研與推廣項目,山東省自然基金及合作單位經費支持。
編 輯:萬 千
審 核:賈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