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羅欣教授團隊梁榮蓉副教授在《Food Chemistry》在線發表了題為“Multispectral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n the impact of trans, trans-2,4-decadienal and 4-hydroxy-2-nonenal on myoglobin redox stability”的研究論文。博士研究生齊家靜和楊嘯吟副教授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梁榮蓉副教授為該論文通訊作者。
肉色是消費者判斷肉類新鮮程度的重要品質指標,而脂質氧化會通過醛、酮等次級代謝產物促進肌紅蛋白氧化,從而導致肉色劣變。在這些脂質氧化產物中4-羥基-2壬烯醛(HNE)具有較強的促進肌紅蛋白氧化的作用,而這方面已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是脂質氧化產物眾多,其分子結構和反應活性等不同。目前鮮有其它氧化產物與肌紅蛋白作用的報道。脂質氧化產物反式,反式– 2,4-癸二烯醛(tt-DDE)具有較強的反應活性,該團隊猜測其具有更強的促肉色劣變作用,但是目前尚未見該方面的報道,這極大地限制了人們對脂質氧化加劇肉色劣變的認識,不利于肉色的控制。因此,本研究通過體外實驗探究了tt-DDE對肌紅蛋白的氧化作用及其對肌紅蛋白分子結構的影響,揭示了tt-DDE加劇肉色劣變的潛在機制,為生鮮肉類肉色穩定性的改善提供了理論依據。
圖1 HNE和tt-DDE對肌紅蛋白的促氧化作用及對其化學狀態的影響
圖2 HNE和tt-DDE對肌紅蛋白二級和三級結構的影響
表1 HNE和tt-DDE對肌紅蛋白分子疏水性的影響
該研究發現,tt-DDE對肌紅蛋白的促氧化作用強于HNE,能與肌紅蛋白形成較穩定的復合物,使肌紅蛋白產生較強的靜態淬滅;能破壞肌紅蛋白的二級和三級結構,促進其氧化進程。分子對接結果顯示tt-DDE和HNE均能與肌紅蛋白的血紅素基團緊密結合,均與肌紅蛋白的Val67、Thr70、Ala71、Leu89、Pro88和血紅素基團之間存在疏水作用力,但tt-DDE還能與肌紅蛋白的Ser92存在氫鍵作用力。因此,tt-DDE和HNE均會破壞肌紅蛋白結構穩定性,促進血紅素鐵的氧化,從而導致肉色劣變,但是tt-DDE與肌紅蛋白的作用強于HNE,且促肌紅蛋白氧化能力也強于HNE。
圖3. 肌紅蛋白與HNE和tt-DDE的分子對接
該研究首次證明了tt-DDE是促進肌紅蛋白氧化的另一種重要脂質氧化產物,并探究了其對肌紅蛋白結構的影響,進一步揭示了脂質氧化加劇肉色劣變的機制。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現代農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基金、山東省現代農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基金、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基金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3.137366
編 輯:萬 千
審 核:賈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