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動物科技學院李福昌教授和劉磊副教授團隊在《Microbiological Research》發表了題為“Metagenomics and metabolomics reveal that gut microbiome adapts to the diet transition in Hyla rabbit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腸道微生物介導家兔對飲食的適應性。
腸道微生物在畜禽出生后立即在腸道定植,宿主和微生物之間建立了共生關系,互惠互動經常影響宿主的生理和健康。本研究對關鍵生長階段的兔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物進行了縱向分析。通過整合宏基因組和代謝組學數據,闡明了微生物群的初始定植、進化和成熟,全面描述了微生物組的功能譜和代謝產物,評估了微生物結構和多樣性變化的功能結果。研究表明,60日齡前,家兔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的多樣性和豐富度總體上呈增加趨勢;飼料的攝入是影響兔腸道微生物組成的重要驅動因素;梭菌屬和瘤胃球菌屬在飼料階段的相對豐度顯著較高;此外,飼料中的淀粉和纖維促進碳水化合物降解酶的分泌,有助于宿主適應飼糧變化。兔腸道菌群可合成賴氨酸,且在母乳到飼料變更后賴氨酸合成酶逐漸增加。新生兔腸道菌群具有較高的脂質代謝豐度,有助于宿主從母乳脂質中獲取更多能量。母乳到飼料變更后,兔腸道菌群還可以合成多種次級膽汁酸調節宿主脂代謝。
該研究對兔的腸道微生物群進行全面縱向分析。該研究揭示了宿主與其共生菌群之間的互利共生及宿主對飼糧和環境變化的適應。
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李福昌教授及劉磊副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碩士研究生趙曼(已畢業)為第一作者,博士生劉洪麗、碩士生劉孟琦、岳正凱及李晨陽參與了此項研究。
該研究得到了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特種經濟動物產業技術體系和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項目的資助。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16/j.micres.2024.127705
編 輯:萬 千
審 核:賈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