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團隊在《Food Chemistry》發表了題為“Single-atom Zr-doped CoOOH with enhanc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s a signal amplifier and detection probe for the indirect non-enzymatic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malathion in foods”的研究論文,碩士研究生龐曉敏和博士研究生陳永峰為共同第一作者,徐志祥教授為本文通訊作者,山東農業大學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
馬拉硫磷(MAL)是農業上常用的廣譜有機磷殺蟲劑,因其價格低廉、除蟲效果好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保護蔬菜和作物免受病蟲害和雜草的侵害。然而,有報道發現MAL可以抑制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從而干擾人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此外,長期食用含有MAL的食物可能會對人類造成一系列不良影響,如胸悶、頭暈、呼吸麻痹甚至腎衰竭。考慮到MAL的廣泛使用及其毒性,迫切需要開發一種快速、靈敏、準確的分析方法來監測MAL殘留。
基于此,本團隊提出了一種基于鋯摻雜羥基化氧化鈷(ZrCoOOH)的非酶電化學傳感器,用于MAL的高靈敏度檢測。Zr的摻雜不僅可以提高CoOOH的電導率,而且能夠使部分Co2+轉化為Co3+。ZrCoOOH中的Co3+與MAL反應生成Co2+,增強了Co2+的電氧化電流。基于ZrCoOOH作為檢測探針構建的傳感器對MAL的非酶檢測具有較寬的線性范圍、較低的檢出限和較高的準確性。
圖1 基于ZrCoOOH電化學傳感器非酶檢測馬拉硫磷示意圖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資助。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4.140563.
編 輯:萬 千
審 核:賈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