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共管理學院李德營教授團隊在《公共管理學報》刊發題為“地方政府如何在政策叢內執行政策?——基于臨海區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案例”的學術論文。該期刊目前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認定的22種管理科學A級重要期刊之一,影響因子近年來一直居國內政治類期刊第一位,公共管理領域第一位,管理類期刊前列。李德營教授為論文第一作者,我院2024屆碩士周欣陽為通訊作者。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地方政府政策執行能力的提升則是實現現代化目標的必然要求。但是當前日益復雜的公共治理現實使得地方政府執行政策時面對的往往是層次多樣、內容關聯的多項政策,這為政策執行研究提出了新的議題和挑戰。
面對多項政策執行問題,李德營教授提出了政策叢的切入視角,并基于修正的模糊-沖突模型、多源流框架,針對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案例展開探討。研究發現同一執行主體依據政策叢內政策屬性及源流匯聚狀況的不同有著試驗性執行、象征性執行等不同執行方式,政策叢內的政策執行存在光環效應,政策執行的效果并非單純地受控制權的決定。研究結論有助于以政策叢概念更為全面地探討政策執行問題,深化理論認知,提升政策執行的有效性。
圖1.政策叢研究框架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年創新團隊發展計劃的支持。
編 輯:牛金雯
審 核:賈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