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農融媒2月25日訊 2月24日,學校召開專題會議,就全面推進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和智慧型應用再研究、再部署。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出席會議并講話。副校長林海,黨委常委、副校長單國杰,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勇,黨委常委、副校長李廣松,黨委常委、副校長周玉璽參加會議。
冷暢儉在講話中對前期學校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推進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就下一步整體推進、系統落實提出了要求、明確了任務。他說,教育數字化是國家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在全球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教育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特別是今年春節以來,以DeepSeek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正深刻塑造著教育生態,也為我們的教育管理工作帶來革新和挑戰。
冷暢儉指出,當前,學校一流農業大學建設進入了最關鍵的階段,我們按照學校黨委要求,要全面解放思想,快速推進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創新,更積極主動探索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把此次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工作作為助力學校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他強調,在全面推進DeepSeek本地化部署工作中,要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深刻洞察人工智能的戰略意義,進一步完善平臺建設,將DeepSeek本地化部署與學校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深度融合,真正將人工智能嵌入到學校辦學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面。要緊密結合“萬名學子聯萬村,我為家鄉作貢獻”鄉村振興驛站建設工作,運用好大模型將更先進的理念、前沿的科技、實用的技術送到千家萬戶、田間地頭,在提高億萬農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質的實踐中,助力鄉村實現全面振興,在建設教育強國、農業強國的進程中展現山農擔當、貢獻山農力量。
與會人員結合工作實際和DeepSeek大模型使用體驗,圍繞學校如何進一步完善DeepSeek本地化部署,全面推動人工智能與學校各項工作深度融合進行了交流探討。大家紛紛表示,在“人工智能+教育”成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將立足實際、深入思考,持續探索人工智能新技術的應用,以數字化賦能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學校已完成DeepSeek-R1、Qwen等四款大型AI模型的本地部署工作,并已完成校園網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對接。下一步,學校將堅持以問題導向,系統推進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工作,推動學校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學校辦公室、黨委宣傳部、校團委、教務處、科技處、社合處、學工處、研究生處、發規處、人事處、財務處、網信中心、信息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單位負責人和教師代表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