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農融媒6月10日訊 6月9日,學校2025屆畢業生小麥產業產區匯報會在泰安市岱岳區岳洋農業合作社舉行。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蔣景春,山東農業大學副校長林海,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科技教育處楊碩林,泰安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范寶品,岱岳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尚清峰,岱岳區馬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程驍等出席活動。
蔣景春在點評時對畢業生的精彩匯報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同學們的產業匯報緊扣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緊密圍繞小麥全產業鏈展開,其研究內容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研究成果有效服務于農業生產與產業發展,切實做到了“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要求,充分體現了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意識與擔當精神,全面展現了山東農業大學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方面的實踐探索與創新,令人耳目一新。蔣景春表示,作為扎根齊魯大地的農業高等學府,山東農大要進一步圍繞糧食安全國家戰略需求,開展有組織科研,加速培育優良品種,推廣配套設施技術,推動國家糧食綠色生產發展,提升糧食品質。要圍繞產業發展的痛點、堵點和關注點,加強農業技術研發,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通過智能裝備研發、數字農業應用等創新手段,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要繼續發揮學科優勢,培養更多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復合型人才,以科技創新驅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端牢中國飯碗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與科技支撐。
林海代表學校向蒞臨指導的各位領導、專家、企業代表、種植戶表示感謝,對同學們的匯報給予高度肯定。他說,“產區選題—產區實施—產區匯報”的畢業論文設計和考核模式是學校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深度實踐,也是創新拔尖人才、知農愛農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積極探索。本次匯報會上,來自不同學院和專業的同學們,圍繞小麥產業發展進行探索,進行了一場跨學院、跨學科,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的綜合性匯報,這是對同學們學習成果的集中檢閱,也是對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實踐創新的全面檢驗。林海表示,學校將繼續在服務鄉村全面振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定好位、挑大梁,繼續以“知農愛農、強農興農”為價值引領,堅持服務“三農”的初心,強化實踐教學創新,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希望同學們秉承登高必自的校訓,以更飽滿的熱情,更昂揚的斗志,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為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強國建設貢獻更多青春力量。
程驍在致辭時簡要介紹了馬莊鎮發展情況。他說,近年來,山東農大師生扎根馬莊,在良種、良技、良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此次匯報會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現代化轉型的生動實踐。我們將以本次活動為新的契機,進一步加強與山東農業大學的緊密合作與互動交流,共同探索鄉村振興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徑,打造校地、校企合作典范,期待更多的農業成果與項目在馬莊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匯報會上,小麥產業總指導孔令讓教授以《小麥品種創新及產業發展思考》為題,圍繞小麥生產及糧食安全、小麥品種審定及種植、小麥產業發展的思考等內容作了報告。來自農學院、機電學院、食科學院等7個學院、8個專業的9名畢業生,聚焦小麥產業發展,圍繞播期播量耦合與春季氮肥運籌對冬小麥抗倒伏性能及產量形成的調控機制、減壟增地對冬小麥產量和資源利用效率的影響、小麥莖基腐病關鍵施藥時期確定及高效藥劑篩選等內容進行了匯報交流。種糧大戶代表對學校“產區選題—產區實施—產區匯報”的畢業論文設計和考核模式給予高度評價,并針對學生匯報內容進行了點評指導。
活動期間,與會領導專家參觀了汶陽田農耕文化展覽館和山東農業大學科技小院。
學校教務處、研究生處、農學院有關負責同志,以及小麥產業2025屆畢業生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代表、種糧大戶代表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