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農融媒6月20日訊 近日,校領導先后走進課堂,用深刻的學理、生動的語言、鮮活的案例,為全校青年學生帶來了一堂堂富有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的思政課,勉勵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勇擔歷史使命,主動融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去,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6月19日上午,動科學院報告廳座無虛席,黨委書記徐劍波走進報告廳,以《深入學習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 為鄉村全面振興貢獻農大力量》為題,為動科學院師生代表講授了一堂精彩紛呈的思政課。
徐劍波根據歷年中央一號文件的政策側重點,從四個階段講解了中央涉農一號文件的歷史演進過程,并圍繞出臺背景、出臺意義、核心內容和文件亮點,對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進行了細致全面的解讀。徐劍波表示,“三農”問題始終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2025年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彰顯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一以貫之的戰略定力。廣大師生要全面總結中央涉農一號文件演進歷程的基本經驗,全面學習領會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精髓要義,立足自身,把握重點,在全面學習上下功夫、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在全面落實上下功夫。
徐劍波向聽課師生詳細介紹了學校在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中的實踐與探索。他表示,近年來,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員工勇擔立德樹人、強農興農光榮使命,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在全面建設一流農業大學征程中奮勇前進。長期以來,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新時代高素質人才;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產出引領性原創成果;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關鍵,爭創國家一流學科;堅持以人才引育為要務,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堅持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堅持以對外開放為支撐,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教育強國、科技強國貢獻了山農力量。
徐劍波對青年學生提出希望與要求。他說,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中央一號文件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希望青年學生們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與擔當,學深悟透,做中央一號文件的“解讀者”;躬身實踐,做鄉村振興的“實干家”;科技賦能,做農業現代化的“推動者”;傳承文化,做鄉村文明的“弘揚者”,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在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偉大實踐中,在希望的田野上,綻放出屬于青年人的青春之花,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6月19日下午,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冷暢儉走進麥瀾樓519教室,以《深耕希望田野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為題,為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講授了思政課。
冷暢儉帶領師生闡釋了馬克思主義視域下“三農”問題的理論價值,介紹了深化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三農”理論研究的重要意義。他說,“三農”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議題,始終貫穿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的百年征程,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三農”理論研究,從立黨立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源頭為新時代“三農”建設提供理論指導與經驗借鑒,對于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論與現實意義。要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會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要全面總結涉農中央一號文件發展變化基本經驗,為持續推進“三農”工作提供思想啟迪和路徑指引。要全力將現代新技術、新模式運用到農業生產中,以農業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以農業新質生產力助力農業強國建設。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數字賦能為手段,助力構建科學高效、協同共治的鄉村基層治理新格局。
冷暢儉勉勵青年學生要堅定理想信念,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做馬克思主義的忠實信仰者和傳播者。要提升專業素養,樹立跨學科融合思維,掌握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練就過硬本領,做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理論研究者。要扎根鄉村沃野,弘揚“三農”情懷,做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時代新人。要敢于創新、勇于突破,培養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學習同思考、觀察同思考、實踐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做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探索者。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做農業強國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真正貢獻者。
其他學校領導、黨委常委也紛紛走進課堂,為廣大青年學生講授了一堂堂生動而又深刻的思政課。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勇擔強農興農歷史使命,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和成績,回饋學校領導老師的培養和厚望,成長為學有所長、干有所成、不負眾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